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培養管理 正文

培養管理

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培養管理 正文

海洋生物學碩士點培養方案

    日期:2015年05月21日 10:16  點擊:

一、學科簡介

海洋生物學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現象、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是海科學的一個主要學科,也是生命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海洋生物學主要研究海洋裡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類和分布、發育和生長、生理、生化和遺傳,以及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其目的是闡明生命的本質,海洋生物的特點和習性,及其與海洋環境間的相互關系,海洋中發生的各種生物學現象及其變化規律,進而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生活和生産服務。

海南擁有我國約2/3海域面積的管轄權。海洋生物學是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2005年确認的校級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是建設海南海洋經濟強省的重要舉措,受到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本學科立足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海洋生物高新技術,研究和開發利用特色海洋生物資源,尤其是珍稀及瀕危物種資源和基因資源,解決海洋生物領域内理論與應用的難點和熱點等前沿性問題,形成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在充分考慮海洋生物的前沿發展趨勢和我國海洋經濟建設需求的基礎上,确認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生物資源保護與發利用為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本學科點共承擔國家和部、省級重大科研項目71項,經費1353萬元。其中國家和部、省級重大科研項目包括國家863課題4項、國家轉基因專項課題1項、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項、其他25項。通過國家或省級鑒定、驗收的科技成果2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主編出版專著20本,發表學術論文共200多篇。海洋生物學科已形成一支年富力強、結構合理、具有較高科研能力強和學術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本學科現有教授9名、副教授級9名、博士10名(博士後5名)。

本學科的學科帶頭人黃勃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承擔和完成國家、部(省)級課題共12項,在國内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撰寫專著2部。

二、培養目标

招生對象主要為國家承認學曆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學曆的人員以及具有與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在海洋生物學領域内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品學兼優、高綜合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學風嚴謹,具有實事求是、不斷追求新知、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2. 勤奮學習,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現狀和動向,具有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和嚴謹周密的科學作風,具備獨立從事教學、科研等其他業務工作的能力。

  3. 系統掌握海洋生物學領域特别是海洋生物技術前沿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與技能;了解本專業研究方向的國内外發展現狀、動态以及發展趨勢,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勇于探索和創新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和新理論,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4. 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具有較好的外語聽說、科學論文寫作能力,具備一定的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三、學科方向

本學科立足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海洋生物高新技術,研究和開發利用特色海洋生物資源,尤其是珍稀及瀕危物種資源和基因資源,解決海洋生物領域内理論與應用的難點和熱點等前沿性問題,形成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研究方向:

1. 海洋生物技術

a.研究和開發利用特色海洋生物資源,尤其是珍貴稀有物種資源和基因資源,利用發育生物學開發新品種的人工繁殖技術,運用分子技術研究生物海洋學

b.海洋主要經濟動物的發育生物學、營養和生殖生理方面的研究,包括營養生理生化學、生殖生理及分子生物學;

2. 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a.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海洋生态修複技術的研究;

b.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及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包括海洋功能食品活性成分、海洋藥物化學、海洋微藻和大型海藻活性成分的開發研究。

三、學制和學習年限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學習方式為全日制。由于某種特殊情況,經導師和院系(所)同意,研究生處批準的,可适當延長學習年限,但累計在學時間不得超過4年。主要進行科研工作能力的訓練和科學研究,輔以修習少量與研究課題相關的課程,完成碩士畢業論文工作。

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第三學期學完所有理論課程,并開始學位論文的開題工作,完成開題報告;第四學期和第五學期主要開展學位論文的各項研究工作,撰寫學位論文初稿;第六學期完成學位論文的所有研究工作,撰寫并提交學位論文,完成碩士學位畢業論文答辯。

如果碩士研究生準備提前參與碩士論文答辯,答辯之前必須征得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研究生處讨論決定同意。

、培養方式與方法

堅持政治思想與業務能力并重的教書育人原則,采取理論聯系生産和因材施教的培養方式。加強基礎,瞄準前沿;創新思維,質量第一;注重理論學習、科學研究、生産實踐(“産學研”)的緊密結合;注重課堂教學、導師個别指導、發揮碩士生主觀能動性的緊密結合;注重學術水平、創新能力、實際操作和解決生産問題能力的緊密結合,以提高碩士生整體素質。

  1. 導師和指導小組根據培養目标及研究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在研究生入學後半年内制定出碩士生個人培養實施計劃。

  2. 課程學習要強調自學,可以導師指導、答疑、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以培養和鍛煉研究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整個培養過程,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并重,既要讓研究生能夠掌握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實驗技術和系統實驗操作技能,又要培養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解決科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在指導方式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5. 培養學生獨立獲取學科新知識、新方法和新理論的能力,要求學生撰寫文獻綜述和讀書報告,學生結合本專業經典理論著作或前沿研究成果論文報告,寫出讀書報告或文獻綜述二篇,1學分/篇,由導師評定。

  6. 研究生不安排體育課,但應有适當的體育鍛煉時間。

五、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海洋生物學專業碩士生必須修滿本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才能畢業和取得學位。碩士研究生修讀課程實行學分制,研究生在學期間修讀的總學分不超過30學分,其中學位課18學分(最多不超過20學分)。總學分不包括學術活動、教學實踐或社會實踐、文獻綜述及開題報告等必修環節。

學位課的考核方式為考試,非學位課程的考核方式為考試或考查,考查課程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評定成績。

為了保證碩士生培養質量,學院應在第三學期對碩士生的學習和科學研究情況進行一次中期考核和篩選工作,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須修滿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考核結果分優秀、通過、暫緩通過和不通過,其中優秀者不超過20%。所修學位考試課程70分為及格,隻允許補考一門;非學位考試課程60分為及格,隻允許補考兩門。補考課程隻能補考一次。凡補考未通過,或超過補考門數,或者所修課程合格但科研能力極差,中期考核不通過者,不能繼續學習,而應退學作肄業處理。

同等學力和跨專業入學的學生還必須根據導師的要求補修相應的本科專業課程,并報研究生處備案。補修成績以60分為及格,并記入成績檔案,注明“本科”字樣,不計入總學分。

學位論文初稿經導師多次審查提出修改意見,仍達不到要求的,導師可不予推薦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參加學位論文答辯,但未獲通過者,可以在下一年再次申請答辯一次,仍不能通過者,按結業處理。

七、培養環節

應努力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發揮研究生個人才能和特長,加強碩士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一)、制定個人培養計劃:導師應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每個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出合理的研究生培養計劃,注意挖掘研究生的潛能,注重研究生個性的發展。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分課程學習計劃和論文研究計劃。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後兩個月内提交,論文研究計劃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制定完畢。

(二)、文獻綜述和論文開題報告: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按期完成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有關要求依照《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及開題報告的要求》執行。第四學期初以前由學院組織進行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會,并對碩士研究生進行中期考核。開題報告會由本學科專業3人以上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進行評審,提出評價和具體的修改意見;不通過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過者終止培養。中期考核具體工作參照《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規定》進行。

(三)、實踐教學:具體參照《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碩士學位研究生參加教學實踐暫行規定》、《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碩士學位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暫行規定》執行。

實踐教學包括學術活動、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安排在第2-3學期完成。其中,教學實踐主要包括:指導本科生實驗、生産實習,輔導畢業論文,批改作業和實驗報告,輔導答疑等。。社會實踐是指參加本專業的生産活動,接觸生産實踐,促進“産學研”結合,增強專業技能,培養發現和解決生産中存在問題的能力。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由導師和專業組(系)安排,并确定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指導,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結束時,要求分别寫出教學實踐報告和社會實踐報告,經指導教師作出考核評語,評定成績。考核成績分合格和不合格,合格者得相應的學分。

八、學位論文及學位授予

在學習選修專業課的同時,開展論文前期工作的科研調查和實踐研究,進行論文開題報告經導師批準後進入論文研究,不定時向導師彙報論文進展。學位論文應有創新性,先進性和重要應用價值。選題應注重學術價值或在技術、工程中的應用價值,充分體現創新性,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

(一)學位論文工作

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技術工作的能力和基礎理論和技能學習、創新能力的綜合反映。學位論文的質量是檢驗碩士生達到學位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認真地完成。

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一年。一般要求從第三學期開始準備,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學位論文的開題研究,在第三學期末完成《學位論文工作計劃及開題報告》,内容包括:文獻閱讀、論文選題、科研調查、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實驗手段、綜合分析、論文撰寫等工作的進度計劃。碩士生在第三學期結束前向專業組(系)提交經導師審查的學位論文開題的文獻綜述與選題,并在第四學期初以前完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經開題評審小組審核後,送學院主管院長審批,學院存底并報校研究生處備案。學位論文實行中期檢查制度,一般應在第五學期中(12月中旬之前)進行,由本學科專業組織專家小組對研究生論文研究的工作态度、論文進展情況、存在問題等全方位考察,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工作;問題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研究生應在第六學期第12周前完成論文,論文按要求提交評審,評審合格後才能參加論文答辯。答辯須在第15周前完成,超過規定時間的按結業處理,有特殊情況需延期畢業的,須提前半年提出申請,經校研究生處審批同意後,推遲一年與下一屆碩士生一起完成論文評審與答辯。

本專業碩士生必須修滿本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學分,并在學期間原則上要求在《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主持)指定的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以導師為第一作者的,可為第二作者)、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至少1篇與學位論文有關的研究論文,方可申請答辯;學位論文經答辯合格,才能畢業和取得學位。

(二)學位論文成績評定

學位論文初稿經導師多次審查提出修改意見,仍達不到要求的,導師可不予推薦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參加學位論文答辯,但未獲通過者,可以在下一年再次申請答辯一次,仍不能通過者,按結業處理。

按照《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辦法》的有關要求組織論文評審和答辯委員會,論文答辯做到公正、公開,嚴格要求。學位論文的成績按百份制評定。

(三)答辯和學位授予

按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學位與研究生培養的有關規定執行。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在國内外學術期刊上正式發表(或被正式接收)與學位論文題目有關的學術論文,論文數量不少于1篇,方可授予碩士學位。

八、參考書目

  1. Brian A. Whitton and Malcolm Potts,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Their Diversity in Time and Space,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年

  2. Amos Richmond,Handbook of Microalgal Culture: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Phycology,Blackwell Publishing,2004年

  3. E. W. Helbling and H. Zagarese,UV Effects in Aquatic Organisms and Ecosystems,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03年

  4. Hans Lambers, F. Stuart Chapin III, Thijs L. Pons,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Springer,1998年

  5. TOM GARRISON,Oceanography-An Invitation to Marine Science,Wadsworth出版社,1993年

  6. 徐曉白 戴樹桂 黃玉瑤等編,典型化學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變化及生态效應,科學出版社,1998年

  7. 鄭重編,海洋浮遊生物學,海洋出版社,1984年

  8. 吳乃虎編著,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上下冊),科學出版社

  9. Bernard,MolecularBiochnology(ThirdEdition),R.Glick

  10. 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11. 童克中著,基因及其表達,科學出版社

  12. 許實波主編,海洋生物制藥,化學工業出版社

  13. 李津等主編,生物制藥設備和分離出化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

  14. 楊安鋼等主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John C. Boik, James L. Groff, Jack G. Salway, Melvyn R. Werbach, Joel G. Hardman,A Harcou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ny,USA,1998年

  16. David Bender Taylor & Francis,Major Ref: Introduction to Nutrition & Metabolism,London,1997年

  17. Committee on Animal Nutrition,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Fish,Washington, D.C.,1993年

  18. 朱曉東等 編著,海洋資源概論

  19. 馮士、李鳳歧、李少菁,海洋科學導論

主要參考學術刊物:

  1. Science

  2. Nature

  3. Cell

  4. Gene

  5. PNAS U. S. A

  6. EMBO Journal

  7. Biochemistry

  8.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9.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10. Endocrinology

  11.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12.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

  13. Fish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14. Aquaculture

  15. Ecology

  16. Hydrobiologia

  17.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18. Journal of European Phycology

  19.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20. Journal of Phycology

  21. Molecular Cell Endocrinology

  22. Molecular Marine Biology & Biotechnology

  23. 科學通報

  24. 中國科學

  25. 動物學報

  26. 海洋科學

  27. 海洋與湖沼

  28. 水産學報

  29. 水生生物學報

  30. 生态學報

  31. 熱帶海洋學報

  32.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33. 環境科學學報

  34. 藥物學報

  35. 生物工程學報

附件一、海洋生物學課程設置

//www.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