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學科專業 正文

學科專業

當前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學科專業 正文

水産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介紹

    日期:2015年05月21日 08:28  點擊: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水産學學科是海南省首批省級重點學科以及2010年重新确認的省級重點學科,為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211工程建設項目的重點支持領域。本學科充分利用地處海南的“熱帶”和“海洋”優勢,主要以熱帶水生經濟生物特别是熱帶海洋經濟生物為研究對象,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染色體技術、轉基因技術、免疫學技術、分子标記輔助育種和雜交育種等手段開展研究,旨在為我國熱帶水生經濟生物的研究、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創新性科技成果和培養高素質人才。

本學科于2000年獲批水産養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2010年獲批水産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經過多年的建設,現已形成一支積極向上、團結和諧、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碩士生導師14名(含兼職碩導2名),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名、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1名、全國優秀教師2名。本學位點的“熱帶水産健康養殖與病害控制”團隊于2012年入選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熱帶水産健康養殖學科組”于2014年被中組部和科技部等部委授予“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稱号。

學科依托學院的海洋生物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熱帶生物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水生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和海南-東盟熱帶海洋生物科技合作基地等教學科研平台,在熱帶海水養殖新技術和新産品的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近5年來,新增各類科研項目8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3項、省部級項目35項,科研總經費3892萬元,人均科研經費連續多年位居全校之首。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項,獲國家級新品種1個;獲得了“波紋唇魚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駝背鲈健康高效工廠化養殖技術”、“點帶石斑魚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研究”等一批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

水産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現設水産養殖學和漁業資源共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水産養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包括熱帶水産動物健康養殖與病害控制、熱帶水産動物繁殖與生殖調控、熱帶水産養殖生物遺傳育種、熱帶水産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共4個研究方向;漁業資源學二級學科碩士點包括熱帶漁業資源與增養殖、熱帶漁業資源生态與保護共2個研究方向。各主要研究方向簡介和主要導師名單如下:

(1)熱帶水産動物健康養殖與病害控制:本研究方向主要針對熱帶水産動物主要疾病及其安全高效控制,開展病原生物學、病原緻病機制與快速檢測技術、重要水産動物免疫機制、疾病安全高效控制技術、有益微生物篩選與應用、新型無公害水産養殖模式等研究,努力建立熱帶水産動物健康養殖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碩士導師主要有:周永燦、秦啟偉、謝珍玉、馮永勤、王世鋒。

(2)熱帶水産動物繁殖與生殖調控:本研究方向主要利用豐富熱帶水生生物資源,開展其繁殖生物學、生殖調控理論與技術、人工繁殖及其配套技術、養殖水域生态學和餌料生物培養技術等研究,解決水産增養殖的苗種問題,推動産業的發展。碩士導師主要有:陳國華、林浩然、賴秋明、駱劍、王嫣、。

(3)熱帶水産養殖生物遺傳育種:本研究方向以我國南方規模化養殖的主要水産經濟動物為對象,以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等理論與技術開展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熱帶水産養殖動物種質評價和遺傳改良研究。碩士導師主要有:王愛民、顧志峰、石耀華。

(4)熱帶水産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本研究方向主要針對具重要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的熱帶水生動物,開展其營養代謝、最适營養需求、配合飼料配方技術、飼料加工工藝、健康生長營養調控技術、飼料原料開發等研究。碩士導師主要有:吳小易。

(5)熱帶漁業資源與增養殖:本研究方向以南海重要的熱帶漁業資源種類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熱帶漁業資源種類、數量、分布和洄遊等調查,重要漁業資源的生物學和生态學研究以及人工魚礁和海洋牧場關鍵技術研究等,為漁業資源管理和保護、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碩士導師主要有:王愛民、周永燦、陳國華。

(6)熱帶漁業資源生态與保護:本研究方向主要開展南海重要熱帶漁業資源的生态環境、生理能量生态、人工養殖放流對生态環境和野生漁業資源的影響、病理生态、漁業水域環境可持續利用理論與技術等研究,為漁業資源的保護和科學開發提供科學依據。導師主要有:賴秋明、謝珍玉、顧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