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下午,甯波大學李成華研究員受邀來我院作學術報告,我校相關學院師生參加報告會,報告會由吳小易教授主持。
李成華研究員報告的題目為《刺參細菌性病原燦爛弧菌緻病的分子機制》。他認為,燦爛弧菌是海水養殖發展的主要瓶頸。他和研究團隊通過建立了燦爛弧菌熒光标記技術方法,構建了GFP标記燦爛弧菌,揭示了二氫硫辛酰胺脫氫酶介導燦爛弧菌的黏附作用以及燦爛弧菌吞噬體免疫逃逸的新機制。這一發現不僅為理解燦爛弧菌的緻病性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未來的刺參免疫保護和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李成華研究員作精彩的學術報告
李成華研究員對我院師生所提出的疑問給予了詳細的回答,并進行了熱烈的讨論和交流。這場學術報告會進一步擴展了師生們的學術視野,使與會師生受益匪淺。

李成華研究員和學院師生交流
【嘉賓簡介】李成華系甯波大學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24-2028)和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6-2018)的獲得者,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水産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任海洋生物技術與工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水産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成華研究員長期從事水産動物免疫和病害防控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Immunology》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頂尖學術期刊上累計發表SCI論文100餘篇。此外,由李成華研究員主編的《刺參感染與免疫學》一書,對刺參病害防治和産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與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