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19日,甯波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成華研究員線上為海洋學院2021級研究生課程《水産動物疾病與控制》和《水生動植物疾病診治與防控》開展了冬季小學期授課,授課主題包括 “水産細菌性病原緻病機制研究進展及防控策略”和“無脊椎動物新穎的先天免疫因子發掘及其功能研究”,并線上為全院師生作了“微生物脅迫調控刺參異源自噬差異激活的分子機制探究”的學術講座。
李成華研究員講述了水産細菌性病原燦爛弧菌的緻病因子的發掘、功能鑒定以及生态防控途徑,并以刺參為模式,重點介紹了其團隊新發現的NOD樣模式識别受體及其結構與功能,從進化視角探讨了其功能演化曆程。學術講座主要聚焦微生物脅迫調控刺參異源自噬差異激活的分子機制,系統介紹了細胞自噬的發現、分類及其在抵禦微生物感染的研究進展,以及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在調控刺參細胞自噬分子途徑上的差異,并通過篩選和鑒定刺參基因組中自噬相關基因,揭示了刺參中存在的自噬相關基因介導的完整自噬過程。
李成華研究員授課内容豐富,課堂氛圍活躍,将自身工作與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緊密結合,為同學們帶來了全新的知識大餐,拓展了同學們的學習和研究思路,提升了對水産動物免疫與病害相關前沿知識的了解。


授課人簡介:
李成華研究員,甯波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海洋生物技術與工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入選2020年“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水産學科榜單,獲中國水産學會首屆青年科技獎、曾呈奎海洋青年科技獎、浙江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和甯波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以及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和浙江省傑青項目等。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Genetics、Virulence和Review in Aquaculture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3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件。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等獎勵。